发布时间:2025-03-31 09:46:11 新闻来源:Bob体育棋牌
3月20日,天宜上佳公告,公司收到国铁物资有限公司签发的中标通知书,涉及铁路运营物资联合采购项目(动车组闸片)“包件号 A3、包件号 A4、包件号 A5、包件号 A6、包件号 A7、包件号 A8、包件号 A9、包件号 A10、包件号 A12”中标单位,项目编号:2024YWZC-1-DCZP,中标金额为 1.71 亿元(含税)。
4月18日,现代汽车集团表示,已与日本东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发碳纤维增强塑料等用于提高电动汽车电机性能和安全性的材料,以推动先进材料在移动出行领域的应用,实现该领域差异化竞争力。
4月23日,精工科技公告拟以自有资金收购浙江佳宝聚酯有限公司持有的浙江精工碳材科技有限公司100% 股权,交易价格为8,958.83 万元。此次收购属于关联交易,据公告显示,此次收购主要系计划利用精工碳材化工园区场地优势,满足公司碳纤维产业业务发展对经营场地的需求。
5月21日,赫氏复材和全球领先的碳纤维回收专家法国Fairmat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已签订合作协议,由后者负责回收赫氏复材盐湖城工厂产生的碳纤维废料,并投入再生利用。不久前,Fairmat公司刚在赫氏复材盐湖城工厂附近投建了新的生产线,盐湖城工厂是北美地区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根据赫氏复材制定的长期发展目标,到2030年,公司将减少30%的废料填埋。
5月22日,日本东丽及其全资子公司东丽先进材料韩国公司与韩国庆北、龟尾地方政府和产业部签署谅解备忘录,拟斥资5000亿韩元(合约26.5亿人民币)扩大在韩高端环保材料产能,涵盖碳纤维、电池隔膜、化学纤维、薄膜等品类,该协议期至2025年止。韩国是东丽最早布局的海外市场之一,自1963年至今已在韩国投资超250亿人民币。
德国复合材料制造商Mocom宣布扩建其位于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加尔德莱根生产基地,新的碳纤维增强回收材料生产大楼已落成。该公司称,使用从工业废料中回收的碳纤维可大幅度减少塑料的碳足迹。生产初期仅使用一条挤出生产线。后期将投入更多的挤出生产线. 金钟股份投建碳纤维汽车轻量化项目
5月29日,金钟股份公告,拟与广州市花都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签订《招商协议》,在当地投建汽车轻量化零件扩产项目,预计总投资4亿元,建设周期约24个月。同日,金钟股份宣布收购控股子公司广州市华鑫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收购比例为40%。交易完成后,金钟股份将持有华鑫公司100%股权。金钟股份表示,收购华鑫公司40%股权有助于紧抓汽车产业轻量化的发展的新趋势,加强在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市场拓展。
6月6日,金博股份全资子公司湖南金博碳陶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国内某知名飞行汽车公司的定点开发通知书。客户选择金博碳陶作为其碳/陶制动盘定点供应商,为其开发和供应碳/陶制动盘产品,具体产品供货时间、价格和供应数量以签订的供应协议及销售订单为准。
6月25日,吉林化纤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公司与吉林省股权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吉林省吉创专精特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商定以共同出资形式,在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上建设“年产5万吨人造丝项目”,设立合资公司“吉林绿纤高科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1.5亿元,公司以货币和实物出资6.5亿元,占比56.52%。
6月,华民投完成了对先进的复合材料制造商——浙江星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B+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华民投。领建资本担任长期财务顾问。星辉新材料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拥有全套热场碳纤维保温材料和碳碳复合增强材料完整产业链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涵盖了碳/碳保温毡、隔热板、异形件、结构件、紧固件以及碳碳刹车盘等多个品类,这一些产品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光伏、高温冶金、建筑、半导体及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6月28日,碳纤维船舶轻量化复合材料项目在浙江绍兴正式签约。岱山县人民政府、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尚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舟山宁兴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战略合作的签署标志着碳纤维船舶轻量化复合材料项目已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协议各方将全力调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加快推进项目成果在浙江“落地生根”,全力推动碳纤维轻量化船用产品产业化发展,全面助力船舶行业向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的方向高质量发展。
精工科技自主研发完成的两项新产品——“JCSM120A型大宽幅连续石墨化炉”、“JCYY300D型气电混合加热端到端预氧化炉”成果鉴定会圆满召开,鉴定会由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经过质询与认真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两项新产品的研发是成功的,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
7月22日,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协同创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深圳坪山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标志着精工科技在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下一步,双方将全力调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全力推动碳纤维及3D打印行业的国产化良性发展进程,进一步引领和推动技术的应用实施,打开高端材料及装备技术国产化的新格局。
8月5日,天宜上佳公告,公司与西安通用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光伏新能源、通用机场、通用飞机制造领域开展合作,结成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中,西通航将全力支持公司石英坩埚、碳碳坩埚等业务拓展,并支持公司成为其通用飞机制造的一级供应商。公司将成为西通航相应光伏业务组件服务商的指定上游辅材供应商,并积极助力西通航分布式光伏及通用机场项目。
8月9日,吉林化纤集团正式对外发布“干喷湿法”T800碳纤维产品,同时与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T800碳纤维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合作开发协议,与深圳喜德盛碳纤维科技公司签署T800碳纤维在体育用品领域合作开发协议。“干喷湿法”是吉林化纤为突破高性能碳纤维技术瓶颈自主研发的生产技术,2017年攻克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2023年启动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建设。
8月27日,RTX旗下子公司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庆祝其位于华盛顿州斯波坎的C/C刹车生产工厂扩建项目破土动工。该工厂将增加70,000平方英尺的制造空间,使工厂占地面积增加50%,以提高生产能力。该工厂将扩大该公司在斯波坎地区的C/C刹车生产能力,以满足未来几年商业航空和军事客户的需求。斯波坎工厂是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三个C/C刹车生产基地之一,专门生产采用Duracarb盘式技术的制动系统。
8月29日,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与全球领先的复合材料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HR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国内首个飞机拆解和循环利用项目。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退役飞机机体拆解回收、复合材料循环再利用等环节,面向各种机型展开技术及产品方面的深度合作,携手推动航空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9月13日,日本东丽宣布,其用于船舶原位维修的真空辅助树脂转移成型工艺最近获得美国船级社型式认证。该工艺也使东丽变成全球上第一家获得ABS型式认证的公司。这一技术此前已于2021年获得ABS批准,主要使用在于海上浮式生产、储存和卸载和海洋浮式储油卸油装置,涉及将碳纤维增强塑料应用于修补船舶腐蚀区域。
9月19日,北京天宜上佳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北京天仁道和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北京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决定在固体、液体运载火箭相关部段研发制造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结成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彼此视为重要的业务战略合作伙伴,星河动力积极支持天仁道和在固体、液体火箭部件的业务发展,并利用自身在商业航天产业链的资源优势为天仁道和提供支持。
英国国家复合材料中心宣布已获得英国科学创新与技术部研究与创新组织基础设施基金的资助,用于建设原丝和碳化生产线,实现碳纤维生产的创新。据称,该碳纤维生产研究线是英国首条此类生产线,旨在实现碳纤维生产在开放式环境中的创新,使供应链的所有环节都能从中受益——从化学品供应商到研究人员、制造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
9月24日,沙特阿美与中国建材集团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作框架协议,以期在先进材料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域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公告指出,双方已圈定若干个潜在协作领域,如计划在沙特阿拉伯设立生产基地,生产风力发电机叶片、氢能储罐、低碳建筑材料,以及开发储能解决方案。此外,双方还将成立一个新的培训、检验和认证中心,并计划共建一个联合研发技术中心和实验室,来促进技术创新。
10月8日,由江苏亨睿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新建年回收利用3500吨高性能碳纤维并年产2400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项目公示。公告显示,该项目将租赁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购置相关设备,年回收利用3500吨高性能碳纤维并年产2400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
10月,德国企业Technikum Laubholz开设了其生产人造碳纤维 WDBSD CF的试验工厂。该技术使用来自区域来源的可再生资源(包括来自该地区可持续管理森林的硬木),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据该公司称,WDBSD CF为需要技术性能和环境友好的工业应用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10月16日,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杭州德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力推动石墨烯基碳纤维装备的研发、材料的推广应用。双方将充分调配资源共享、紧密合作,全速推动石墨烯基碳纤维项目迎来产业化、规模化,全力推动石墨烯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与推广。
10月24日,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证监局申报IPO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IPO并上市。公司于2023年9月,2024年2月和4月,先后完成PreA轮、A轮和A+轮融资,相继引入毅达资本、中国人寿、招银国际、德同资本等机构,目前公司控制股权的人为澳盛科技有限公司,直接持股43.63%。
11月4日,日本东丽子公司—东丽先进复合材料公司宣布,通过收购位于科罗拉多州Englewood的Gordon Plastics公司的资产、技术和知识产权,扩大其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产品范围。通过此次投资并购,东丽先进复合材料公司逐步扩大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带的开发、测试和生产能力,并增强了东丽加工更高熔融温度聚合物体系的能力。
韩国晓星集团宣布将向越南再投资40亿美元,并于近期继续扩大对数据中心、高科技工业材料、航空生物燃料和碳纤维生产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去年7月,该公司表示计划在巴地头顿省投资10亿美元建设一家碳纤维工厂。10月,该公司获批,将斥资5.4亿美元建造一座碳纤维工厂,占地19.2公顷,一期规划年产能为4800吨,并计划于2025年2月开始运营。二期、三期项目将分别于2028年12月和2031年12月开始,两期项目将分别增加7200吨和9600吨的额外产能,规划的三期总产能合计达到2.16万吨。
11月19日左右,Boston Materials获得1350万美元A+轮融资,此次投资由 AccelR8和 Diamond Edge Ventures领投,后者是全球碳纤维制造商三菱化学集团在美国的企业风险投资机构。Boston Materials成立于2016年,主要是做由100%再生碳纤维制成的轻质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础专利技术Z轴纤维™使用垂直排列的碳纤维来制造具有增强能量传输特性的材料。
天宜上佳12月13日公告,公司收到国铁物资有限公司签发的《中标通知书》,为2024年第二批动车组闸片联合采购项目的中标单位,中标金额为1.23亿元(含税)。本次中标属于国铁集团联合采购招标,系公司主要销售模式之一,属于日常经营行为。预计会对公司2024年及2025年轨道交通业务板块营业收入产生一定正向影响。
12月24日,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成功上市,发行规模9.43亿元,募集资金投向为碳纤维及复材装备智能制造建设项目、高性能碳纤维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碳陶制动材料是一种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碳(热解碳、沥青碳、树脂碳等)、碳化硅为基体制备得到的多相复合材料,因具备质量轻、耐高温、耐摩擦、长寿命等优异性能,成为刹车盘的终极升级方向
碳陶刹车盘正逐步渗透到汽车、民用飞机、轨道交通等应用场景,碳陶制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纷纷布局,为其产业化发展做准备。然而,中国碳陶制动行业存在诸多难点:碳陶盘“轻”优势如何变现?碳陶盘目标车型怎么样来判断?生产的基本工艺方面,模压成型技术、CVD工艺、抗氧化研究、渗硅工艺等仍需完善......如何让碳陶制动蓝海真正到来值得探究。由DT新材料主办的“2025第二届碳陶制动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将于2025年4月17日-18日在湖南长沙举行。论坛将从行业发展和工艺难点两个维度出发,讨论碳陶刹车材料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为从事该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最具权威的市场动向和最前沿的技术成果,期望助力碳陶刹车实现“0-1”的突破!扫码立即报名参会
支持单位: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协会、陕西省碳/碳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工业大学碳/碳复合材料研究所、中南大学炭/炭复合材料研究所、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合作媒体:Carbontech、DT新材料、DT新能源、洞见热管理、复材应用技术网、复合材料前沿